智通財經獲悉,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,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約520億美元,近年來年化增長率10%左右,以人形機器人為的具身智能異軍突起,有望帶來傳感器市場爆發智能傳感器。傳感器是具身智能包括人形機器人與外界交互的關鍵,受益具身大模型以及具身智能供應鏈降本,具身智能商業化落地加速,傳感器行業有望迎來爆發。建議關注視覺傳感器、觸覺傳感器環節的漢威科技等,力/力矩傳感器以及編碼器環節相關標的。
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:
傳感器是將外界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裝置智能傳感器,以人形機器人為的具身智能異軍突起,有望帶來傳感器市場爆發
傳感器與通信、計算機被稱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,簡而言之,傳感器是將外界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裝置智能傳感器。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約520億美元,近年來年化增長率10%左右;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約1640億元,年化增長在15%以上。如今,具身大模型快速迭代,具身智能供應鏈快速降本,正加速以人形機器人為的具身智能商業化落地,有望推動傳感器行業爆發。
視覺傳感器:負責感知及理解周圍世界智能傳感器,是與外界交互與路徑規劃的關鍵
視覺傳感器有望貢獻70%的感知信息,當前,純視覺方案與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并存,3D相機+激光雷達為主流選型方案,較高的技術參數、芯片設計能力、應用端長久持續的反饋優化共同構成3 D視覺傳感器的壁壘智能傳感器。預計人形機器人3D視覺傳感器在2030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約200億元,技術實力雄厚且具備降本能力的企業有望受益。建議關注:奧比中光、速騰聚創、凌云光、奧普特等。
觸覺傳感器:增強感知及交互能力的“電子皮膚”智能傳感器,單機用量持續增加
觸覺傳感器模擬皮膚功能,當前主要用在靈巧手上,成為人形機器人感知外界環境的重要器官智能傳感器。按照工作原理,觸覺傳感器分為壓阻式、壓電式、電容式、電磁式等類型。從部分靈巧手廠商觸覺傳感器選型來看,技術路線尚未收斂,但整體呈現用量提升態勢。人形機器人觸覺傳感器在2030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05億元,海外龍頭前期占據多數份額,國內企業紛紛推出新品有望快速放量。建議關注:漢威科技等。
力/力矩傳感器:力控核心智能傳感器,實現柔順化、智能化控制的重要部件
力/力矩傳感器廣泛用于需要保持穩定位置和軌跡高重復性的工業應用,2030年人形機器人領域力傳感器需求有望達到585億元,六維力傳感器的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結構設計、標定過程、動態性能優化算法以及多維力傳感器的解耦算法四個方面,多維力矩傳感器技術壁壘高,市場上的高端傳感器國產化率低,以一維力傳感器為主智能傳感器。受益于機器人市場需求催化,六維力(矩)傳感器市場近年來入局者逐年增加。建議關注:柯力傳感、東華測試等。
姿態傳感器:模擬人的平衡和空間定向功能智能傳感器,戰術級IMU廠商將充分受益
姿態傳感器是一種測量物體在三維空間中方向或角位置的設備,MEMS慣性傳感器為當下主流路徑智能傳感器。全球MEMS慣性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超300億元人民幣,人形機器人遠期有望貢獻百億級慣性傳感器空間,戰術級IMU廠商將充分受益。建議關注:華依科技等。
位置傳感器:編碼器應用于機器人關節實現運動控制智能傳感器,國產替代空間廣闊
機器人系統中應用的位置傳感器為編碼器,位于關節執行器中,將位置和角度等參數轉換為數字量以實現運動控制智能傳感器。當前國內編碼器市場規模20-30億元,占全球需求比例仍較小;下游伺服占比1/3為第一大應用,機器人占比存在提升空間。建議關注:匯川技術、奧普光電、雷賽智能等。
風險提示:制造業景氣度下滑風險、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低于預期的風險、市場競爭加劇風險、供應鏈波動風險智能傳感器。
來源:智通財經網